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(三)馬拉松訂誤與補遺

0
中心國民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(三)馬拉松訂誤與補遺-1學校(攝於民國51年)
中心國民學校(攝於民國51年)

有關「馬拉松」的懷舊文章張貼之後,連續兩天參加鄉親喜宴,碰到不少的學弟對我說,那一次越野大賽他也躬逢其盛。可見〈馬資網〉的讀者是分布很廣的。也因為如此,文章中把59年10月10日的事誤植到蔣公華誕,內心感到十分不安。看到家國站長引用宏文《教育志》的圖片後,回頭查《馬祖日報》歷年光碟資料,發現該年10、11兩個月的報紙完全缺漏。由於早期大家對文獻的保存並不在意,致使資料散佚嚴重,造成後人徵引或查索的困難,實在是令人感到遺憾的事。看到相片中的大牌樓,上面寫有「軍民運動會」的字樣,頂端又架設了雙十造型的標誌,這是鐵證如山的事實。所以,今後我要把事情發生的時間點做個修正。

坦白說,寫文章的時候我對國慶日或華誕日也曾有一番「掙扎」。戒嚴時的馬祖,舉辦活動總會找個重要的節日來配合。陽春十月,節日特多,但是夠分量的日子只有雙十與卅一。因為環境特殊,國家局勢艱困,所以領導中心的地位需要鞏固。兒童時代,常見蔣公華誕日有各項成果獻壽、向偉人玉照鞠躬,並且唱:「萬民鼓舞歡欣,齊祝總統誕辰,願我偉大領袖,祝您福如東海長。…祝您壽比南山高」等儀式(末兩句記不太清楚)。所以,主觀上認定此次活動是為慶祝華誕而舉行的。我對這次運動會的印象非常深刻,因為當時我是連江縣的排球隊員之一。我們之所以參加排球賽,根本就是美麗的錯誤。大家都知道,馬祖最風行的球類運動是籃球、桌球和撞球。童年時代雖曾看過駐軍打九人制的排球,可是它後來一度沉寂。社會上不乏籃球、桌球的高手,組隊不難。但鄉親對排球項目興趣缺缺,主辦單位只好動馬中學生的腦筋。民國59年的某月某日某星期幾(詳細的日期真的忘記了),我在訓導處保養樂器,看到一位公務員來到學校,當時的我們只知道陸軍的官階高低,對縣府縣長以外的官銜毫無概念。看到校長陳練公對他熱忱相迎,猜想他的來頭一定不小,後來才知道他是來學校「拉夫」的。陳校長很客氣的對他解釋說,「學生只會打籃球不會打排球」。並且指著我說,「他就是打籃球的。」那位官員打量著我說:「身體很好,身材也不錯,會打籃球的人也一定會打排球。」這句話夠「經典」吧!和某軍閥不解十人搶一顆籃球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妙。被徵召的學生除了本人以外,另有曹、陳兩位王牌控球後衛和來自北竿的當家前鋒何同學等。然後再配合社會人士,包括剛從師大畢業回鄉任教於中正國中的陳老師,以及後來官拜台北市區長的葉先生等。集訓開始,我們只能勤練發球,心想:只要球能飛過網,就是他家的事了。陳老師、葉先生一定有接觸過排球,因為兩位前輩的身高和我相近,當下教導我如何抓對方殺球的手腕角度去封網,無奈毫無基礎功,只好在成功山的球場上當刀俎中的肥肉,任憑宰割。比賽剛開始,就巴望快點結束。運動會閉幕後,每一位同學都領到100元的獎金,我就以這100元的「出差費」,加上媽媽補助的50元,在福澳和平商店買了一雙有兔毛內裡的皮手套,它讓我度過手指不生凍瘡的寒冬。寫文章時對日期有疑慮,內心盤算著,一定要天氣夠冷,否則不可能花重金購買一年只戴三個月的奢侈品。所以很單純的認定,10月底比10初冷,運動會的舉行日期應該是這個時候。結果,錯了。

牛角是南竿的風口,南竿機場的北風尤其強烈。當時場上運動競技如火如荼的進行著,司令官也坐在司令台上觀賞。中將的將軍旗在他正對面的旗桿上飄揚著。突然一陣強風吹來,把代表他的將軍旗吹落到地面。說時遲那時快,一位憲兵立即衝上升旗台,拾起將軍旗,並且雙手持旗、挺胸立正、莊嚴肅穆的站在台上,文風不動一站就是三個多小時。鐵的紀律,硬的底子,著實令人敬佩。這個場景所有觀眾都看到,記得此事的鄉親一定不在少數。我很單純的認為,10月底的風勢要比10初強,心想運動會的舉行應該是這個時候。結果,又錯了。

為了解釋錯誤的緣由,又想起一些相關的往事,在此獻曝與大家分享。感謝宏文的用心、站長的熱心,這不僅讓個人的記憶有修正的機會,同時也讓缺漏的文獻得到些微的補實。

 


牛角中心國小是馬祖的示範學校,本來是建在山隴,不知道什麼原因,後來卻在牛角設校。建校之初,由山隴移交來的設備非常多。如,木架子的溜滑梯、風琴、童子軍號角等。那時學校裡有許多超齡的學生,他們喜歡玩球類運動,能和他們打成一片的多半是高年級的學長。玩溜滑梯要排隊,老師說不能插隊,所以不耐久候。唯有那支軍號一直無人玩耍,同輩中只有我能吹得動,而且能吹到高音的mi。從此以後它成了我專用的號角,常在放學以後,站在升旗台上自得其樂的鼓腹而吹。升旗台的位置後來蓋了育才樓(最近已拆除)。我家住在學校對面,一聽到軍號聲,父母親就走到附近的空曠地,對著學校方向喊我回家。一到家,父親有時會責備我:「再不好好念書我送你去學閹豬,讓你吹個夠。」我爸爸比較嚴肅,當時社會的氛圍,兒子被老子罵誰敢嗆聲!我只好去問媽媽這句話的涵義。原來從前的馬祖有許多行業,每一種行業都有特定的吆喝聲,或特殊的發聲工具用來招攬生意。閹豬的人遊走各村莊,口裡一定吹著特殊的口笛,目的是告訴別人:「閹豬高手,我來也。」

中心國民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(三)馬拉松訂誤與補遺-1學校(攝於民國51年)
中心國民學校(攝於民國51年)

此時的村公所是租在學校下方,也就是前村長曹常永先生家的樓上。指導員(副村長)好像是姓岳,他正在追求本校台灣來的楊老師,常常向我打聽導師楊老師的動態。小孩、大人一旦混熟以後,不懂事的小孩會越來越放縱。某日,我拿起保丁專用的大海螺來吹,不但能吹響¬而且還有音階旋律。在沒有擴音器的年代,「螺棬」(ㄌㄛㄩ+ ㄨㄛㄥ+ loy33 uong33。)不是等閒之物,它是集合的信號之一。國軍轉進馬祖以前,偶而在霧季時,要靠它的聲響在大海中引導或尋找迷途的船隻(這個功能許多人不知道)。這一吹不得了了,岳副村長小題大作,把握機會向楊老師告我的狀,這個做為目的是希望能接近她而已。楊老師看我精力過盛,就要我去參加鼓號樂隊。剛入隊,先從敲擊三角鈴(鐵)開始,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吹口琴,四年級時由胡文光老師指導吹奏技巧。

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(三)馬拉松訂誤與補遺-2
學校樂隊

那時候,每一年的華誕日,各村莊都要設祝壽禮堂,復興村的祝壽禮堂是設在中心國小。會場的基本設施是:蔣公玉照一幀、左右相對的是禿髮長鬚的南極仙翁和妙齡仙女。從外觀來看,一個極老,一位極年輕,祂們像是不同世代的人,但是卻能同時出現為蔣公加持。案桌上有疊得高高的麵線和堆積如山的壽桃包。村民要向蔣公玉照鞠躬。指導員規定,沒參加祝壽典禮的人不准出海打魚。大家不敢把不爽的情緒寫在臉上,只好行禮如儀。牛角人對拔河有興趣,要他們唱〈祝壽歌〉就好比登天。漁夫們甚至連擺個動作都不肯,指導員突發奇想找在場的學生代唱。吹口琴的人嘴巴沒空,只好由打擊樂器的小朋友為他們幫腔。完整的〈祝壽歌〉要唱兩遍,前三句的歌詞相同,最後一句經常唱錯。歌詞大意是「祝您福如東海長」、「祝您壽比南山高」,小朋友不知詞意,不知道哪一句先,哪一句後,所以,每次唱都無法令大人滿意,這引得副村長滿心不悅。

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(三)馬拉松訂誤與補遺-3
學生自習

隨著時代進步,民智漸開,馬中祝壽的形式也做了改變。馬中的校慶日和蔣公華誕日是同一天。這一天如果沒有舉行閱兵大典,清晨6點鐘由校長率領全體住校師生,登今天縣立醫院旁邊的小山丘舉行「晨呼」典禮。所謂「晨呼」,就是師生面向太陽升起的方向高呼:蔣總統萬歲,中華民國萬歲,…等口號,然後唱〈祝壽歌〉。印象中這時候唱的〈祝壽歌〉就是如常璧弟所舉的版本。我是樂隊隊長,事先要跟教官協調取得共識,並提供三首愛國歌曲的曲名備用,我們現場伴奏,所有的師生就跟著樂聲一起齊唱。

撇開政治因素不提,這首算是成功的填詞作品。因為文字的聲調和曲譜的抑揚也很配合,而且內容簡單明瞭,做為宣教歌曲使用是頗恰當的。

 

發表迴響